首页 » 创业知识 » 易中天传播学:说人话和处处替读者着想

易中天传播学:说人话和处处替读者着想

 

《新京报书评周刊》刊登了一篇对学者易中天的访问。在采访中,易中天谈到,在他看来,为什么自己的书和节目能够受到大众的欢迎。

易中天在厦门大学时候,受到林兴宅教授的启发,开始探索学术研究如何走向社会和大众。当时林教授在一次散步时说:“要么你的研究成果可以永垂不朽,要么能够影响社会,否则自说自话没有意义。”

后来,易中天开始写作“闲话中国人”系列和“品读中国”系列书,就是试图赢得图书市场的认可。不过,真正让易中天爆红,成为学术明星的,是电视这个媒介。

易中天最开始接触电视是到凤凰卫视做嘉宾。他被当时的主持人评价为“有电视天赋”。这个节目时长50分钟,有六个嘉宾和一个主持人。易中天分析后得出结论,去掉片头片尾隔断广告等,内容有40分钟,7个人讲话,平均每个人6分钟,讲得精彩,能播出6分钟,讲得不精彩,就只有3分钟,讲多了也没有用。有些嘉宾非常雄辩,“关于这个问题,我有三点意见”,第一点就能讲20分钟,把节目变成个人演讲,但是导演往往会一刀剪掉,因为不能用。

后来到了《百家讲坛》节目,易中天的谈话法就有变化了:一开始,先把观点亮出来;然后有时间再论证,没时间就别论证。“媒体不是做学术研究,不要从前三皇、后五帝说起,那完全是两回事。”

除了这些技巧之外,易中天把自己受到欢迎的原因总结为三个字:“说人话”。因为有太多的官话、套话、空话、假话、废话,所以“说人话”反而能成功。2006年和2007年媒体采访他,他的原则也是:说真话,不装。易中天引用康德的话说:“一个人所说的必须真实,但是,没有义务把所有的真实都说出来。”要说没有风险的真话。

他举了个例子,央视一个节目采访他,问他火了之后,对社会可能的不良影响是什么,对自己的好处又是什么。易中天直接回答:“可能的不良影响是大家认为可以不读书,只要看电视就行了;对我的好处,那就是钱多了呗。”

易中天现在在进行中华史的写作。他跟出版商商量好,把每本书的厚度,设定为从北京到上海飞机上可以读完,包括书的大小轻重,全部考虑好。写作过程中也是,易中天会考虑,这个地方读者会不会有阅读障碍,需不需要解释,会不会疲劳。“我不敢说这是截至目前为止写得最好的中华史,但我敢说是最贴心的,处处都替读者想到了。”

以上就是学者易中天对不同媒介的理解,以及他的传播之道:说人话,和处处替读者考虑。希望对你有启发。

原文链接:易中天传播学:说人话和处处替读者着想,转载请注明来源!

0